▲ 貞石風華——洛陽唐代墓志拓片巡展
歐柳顏趙,中國楷書四大家,其中的顏,正是唐代書法大家顏真卿。他的《多寶塔碑》世間留名,真跡流傳至今。3月20日上午,國家藝術基金“貞石風華——洛陽唐代墓志拓片巡展”在浙江圖書館開展,220余件洛陽唐代墓志拓片集體亮相,集中展示唐代書法藝術的風采,為書畫金石界奉上藝術盛宴。這其中,就有顏真卿年輕時寫下的《王琳墓志》的拓片。
▲ 顏真卿最早書法碑刻——《王琳墓志》拓片
▲ 楷書大家顏真卿最早書法碑刻《王琳墓志》局部
《王琳墓志》全稱《唐故趙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銘》,一共32行,每行32個字,是顏真卿在唐玄宗開元廿九年(741年)寫下的,那一年,顏真卿33歲。主辦方洛陽師范學院的研究老師告訴記者,這方墓志石刻是2003年秋天在河南洛陽龍門鎮張溝村出土的。“為什么說《王琳墓志》重要呢?因為這是目前發現的顏真卿現存最早的書法碑刻作品,比《多寶塔碑》還要早11年。”
寫下這篇墓志銘的是王氏的丈夫徐嶠,當年他官至潤州刺史、江南東道采訪處置兼福建等州經略使、慈源縣開國公,在《唐書》中都有傳記記載。徐嶠是顏真卿的遠房表哥,妻子王琳在潤州去世后,徐嶠悲痛欲絕,寫下這篇墓志銘,并邀請當時已經中了進士卻還只是一個小官吏的顏真卿來寫。
顏真卿給遠房表嫂寫下的這方墓志,從筆力來看,字體已頗具其日后楷書大家的雛形,也算是五十多歲的徐嶠慧眼識珠。可惜,妻子去世后的第二年,徐嶠也因病去世,僅留下這篇墓志銘留于世間。
▲ 浙江圖書館唐代墓志書法精品展
本次展覽的展品大部分未曾公開展出,包括唐代墓志書法精品楷書150余件、行書60余件、隸書50余件、篆書40余件,展現了唐代書法藝術的超高成就,以及墓志紋飾、雕刻等原始藝術信息。在眾多作者當中,包括了顏真卿、狄仁杰、徐浩、梁升卿、張旭等名家書法作品,也有不少來自民間書法家的作品,既有唐代書法中崇尚法度的特點,又有民間書法天然質樸之美,展示了當時社會整體書法水平和兼容并蓄的文化風潮。
本次展覽展區分為歷史名人墓志書法展區、楷行篆隸書法風格展區及互動體驗區等,現場安排傳拓技藝的體驗互動,連續五天,讓觀展的市民可以直接體驗這項保存人類文化遺產的傳統技藝。展覽將持續到4月8日,展覽期間免費向觀眾開放。
7月22日,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就中美關系及華為公司問題連線駐美大使,視頻畫面中可以看到崔大使辦公室里懸掛了一幅中國書法字畫,內容為“詩圣”杜甫的《望岳》,極具內涵,這幅作品的書法字體是典型歐體楷書,方圓兼備、嚴謹工整、挺勁險峻。
書法家馮雪林新近創作完成的書法長卷——萬福圖,總長度達23.6米,用篆書體寫成的一萬個不同福字巨篇長卷……經北京書畫搜藏中心鑒定,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的福字長篇書法作品,具有很高的搜藏價值。浙江衛視拍攝組來到杭州余杭徑山風情小鎮專門拍攝了此次專題片。
3月20日,經中國教育電視臺《水墨丹青》《名家講堂》欄目組藝術委員會一致通過,書法名家馮雪林被特聘為CETV《水墨丹青》《名家講堂》欄目組簽約藝術家。中國教育電視臺《水墨丹青》是以“弘揚中華傳統文化,傳承水墨藝術精髓”為宗旨,展示現代中國書畫藝術發展變化的大型電視文化欄目。
Copyright © 2025 www.bawru.cn 馮雪林書法網 版權所有 網站地圖 Sitemap 晉ICP備2021006723號-1
通訊地址:中國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徑山雙溪風情小鎮羽泉路2-17號《陸仁堂書畫苑》 郵編:311116
熱門作品推薦:厚德載物書法作品、和字書法圖片、天道酬勤書法作品、鴻運當頭字畫、滿江紅書法作品欣賞、將進酒書法、定風波書法、惠風和暢書法作品、見賢思齊書法作品、室雅蘭香書法作品欣賞、福字書法作品、書法福字作品、上善若水書法作品欣賞、難得糊涂書法作品欣賞、陋室銘行書書法作品、福壽康寧書法作品欣賞、登鸛雀樓書法作品、滾滾長江東逝水全詩行書作品、龍飛鳳舞書法作品欣賞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書法作品、道法自然書法作品欣賞、水調歌頭書法作品、舍得書法作品欣賞、精氣神書法作品、誡子書書法作品欣賞、書法壽字作品、七律長征書法作品、厚德載物隸書書法作品、桃李滿天下行書書法作品、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書法作品、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書法作品、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書法作品、沁園春長沙行書書法作品圖片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