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為:康熙四十二年(1703年)“奉天誥命”(局部圖)
宜昌市夷陵區劉姓讀者來信:曾在宜昌市檔案館看到一份清代的圣旨,這份檔案背后有什么樣特殊的故事嗎?
回應
這是全省檔案系統館藏的唯一一份清代圣旨,產生于康熙四十二年(公元 1703年),檔案捐獻者是夷陵區鴉鵲嶺鎮龍潭村村民吳其金,該檔案得以保存300多年,有著輾轉坎坷的歷程。
制作考究精良
該檔案長329厘米,高30厘米,呈長卷式,是清康熙年間的一份滿漢文合璧的朝廷誥命文書。由于歷時久遠,“奉天誥命”卷軸已失,邊緣略有殘損。
該圣旨不是全黃色,通體自右至左,依次由中灰、深灰、中黃、米黃、淺灰五種等長度的顏色布塊組成,每塊布的連接都天衣無縫,形成現代所謂的“漸變色”。用于制作圣旨的布料也十分柔軟細膩,均勻地印滿了祥云圖案。
另外,行文開頭的第一個字,是印在右上角的第一朵祥云上,兩端翻飛的銀龍有凹凸感,就像今天的防偽水印一樣,是防偽標記。多種“防偽技術”的綜合運用,確保了圣旨的真實性。在那個年代,要偽造這樣的文書,于普通人而言,幾乎不可能。杭州秀山美地休閑農莊http://www.hzxsmd.cn/
頗具鑒賞價值
此朝廷文書對研究清朝軍隊的設置,古代文書體例、書法、官璽、絲織工藝等,都具有較高的價值。
文書滿漢文合璧書寫堪稱一絕。據清制規定,圣旨的書寫由皇帝從進士中親自評點選拔出來的最優秀者“庶吉士”來承擔。今人觀覽誦讀“奉天誥命”,可以體味其行文的精悍洗練,幾乎達到增一字嫌其累贅、減一字達意不確的程度;其書法端莊秀美,漢文小楷氣度雍容,字跡筆畫突兀,猶如浮雕一般,歷經滄桑風采不減。
傳承歷經坎坷
此誥命文書全文共23行,計251字,大意為:吳豹任湖廣夷陵鎮(今宜昌市)左營游擊將軍(從三品武官)時,因忠于朝廷、心系百姓、戍守有功,受朝廷嘉獎,贈予其祖父為驍騎將軍,贈予其祖母為夫人。
宜昌市檔案局工作人員考證,此內容查有實據,《東湖縣志》和《宜昌府志》均有記載。
檔案捐獻者吳其金是吳豹將軍的第九代傳人。戰亂年代,他的長輩在顛沛流離中將誥書緊貼內衣,睡覺時藏于枕下,片刻不離。日軍侵華時,他的祖父將其包裹好,藏于屋檐墻端相交處的磚縫中,才沒有被日軍劫走。“文革”期間,一些文物古籍被視為“四舊”要求進行銷毀,他的祖母對“奉天誥命”不忍割舍,犯險將它藏于床鋪稻草內,終日蚊帳遮掩,也不準后輩接觸,采取丟卒保車的辦法,將家里其它的一些古書裝了幾麻袋,送去廢品收購站,憑賣書收據幸免過關,保住了誥書。
7月22日,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就中美關系及華為公司問題連線駐美大使,視頻畫面中可以看到崔大使辦公室里懸掛了一幅中國書法字畫,內容為“詩圣”杜甫的《望岳》,極具內涵,這幅作品的書法字體是典型歐體楷書,方圓兼備、嚴謹工整、挺勁險峻。
書法家馮雪林新近創作完成的書法長卷——萬福圖,總長度達23.6米,用篆書體寫成的一萬個不同福字巨篇長卷……經北京書畫搜藏中心鑒定,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的福字長篇書法作品,具有很高的搜藏價值。浙江衛視拍攝組來到杭州余杭徑山風情小鎮專門拍攝了此次專題片。
3月20日,經中國教育電視臺《水墨丹青》《名家講堂》欄目組藝術委員會一致通過,書法名家馮雪林被特聘為CETV《水墨丹青》《名家講堂》欄目組簽約藝術家。中國教育電視臺《水墨丹青》是以“弘揚中華傳統文化,傳承水墨藝術精髓”為宗旨,展示現代中國書畫藝術發展變化的大型電視文化欄目。
Copyright © 2025 www.bawru.cn 馮雪林書法網 版權所有 網站地圖 Sitemap 晉ICP備2021006723號-1
通訊地址:中國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徑山雙溪風情小鎮羽泉路2-17號《陸仁堂書畫苑》 郵編:311116
熱門作品推薦:厚德載物書法作品、和字書法圖片、天道酬勤書法作品、鴻運當頭字畫、滿江紅書法作品欣賞、將進酒書法、定風波書法、惠風和暢書法作品、見賢思齊書法作品、室雅蘭香書法作品欣賞、福字書法作品、書法福字作品、上善若水書法作品欣賞、難得糊涂書法作品欣賞、陋室銘行書書法作品、福壽康寧書法作品欣賞、登鸛雀樓書法作品、滾滾長江東逝水全詩行書作品、龍飛鳳舞書法作品欣賞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書法作品、道法自然書法作品欣賞、水調歌頭書法作品、舍得書法作品欣賞、精氣神書法作品、誡子書書法作品欣賞、書法壽字作品、七律長征書法作品、厚德載物隸書書法作品、桃李滿天下行書書法作品、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書法作品、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書法作品、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書法作品、沁園春長沙行書書法作品圖片、